关于到现在科普下巧用物理思维解答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巧用物理思维解答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科普下巧用物理思维解答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判断成像情况的方法:
1.确定物体在哪一侧,在什么范围内?(通过物距判断成像情况)
2.确定光屏在哪里?谁是接收者(通过像距判断成像情况)
3.做一个比大小:判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物体与像的大致位置。不需要精确。当U>V 时 思考何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脑中要呈现出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
回想发现 当蜡烛(即物体)在 2f之外时 U会大于V ——判断出 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凸透镜解题思路一:动变定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物体,光屛,透镜三者会发生移动。这类题目感觉比较麻烦,那么我们遇到了如何解决呢?和数学一样,我们要把动态变定态来思考。
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跟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试题解析】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
【答案】故选A
【总结】通过上题讲解,我们总结下方法:
1.确定初始位置: 未移动前物体在三范围中的哪一个,像在哪个范围内,成像情况。
2.如果知道移动方向的,则物体远离透镜,像变小,物体靠近透镜,像变大。反过来像离透镜越近,像越小,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学会根据物体和像的位判断像的大小)
2.1不知道移动方向,告知你像的变化情况的,那么像变大 说明物体在靠近透镜,像变小则物体在远离透镜。光屛则相反。
2.2如果是透镜在移动的,那么我们看透镜往哪一侧在靠近,往物体测靠的,其实就是物体离透镜变近,说明像在变大。反之,像变小。
2.3确定末位置:通过以上方法基本可以确定出,物体的一个末位置是在三个范围里的哪一个,以及像的成像情况,则可以解决相关题目。
凸透镜解题思路二:枚举法
例2.某同学用一凸透镜做实验,发现当物距为40cm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距为18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物距为30cm时,一定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物距为20cm时,一定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物距为80cm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分析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应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再分析焦距与物距的关系(这是解决这类题型的思路),据物距为4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40cm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即f<40cm<2f,解得20cm
【答案】C
注意:根据题意,可确定焦距的范围,然后把各项分别检验,以找到正确答案。在比较时要枚举出各种可能,否则容易造成失误。
枚举法在判定凸透镜不能成像的问题上也有其应用。比如:若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有:①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不能成实像②能成实像,但由于光屏、透镜、蜡烛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光屏不能移到像所在位置;③能成实像,由于像距太大,光屏调不到像所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