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唱法(通俗唱法”教学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24-12-22 03:51:42     手机:https://m.qqhuangye.com/zhishi/1188.html     违规举报

通俗歌曲唱法(通俗唱法”教学实践与研究)

通俗歌曲唱法(通俗唱法”教学实践与研究)

本人专注声乐理论和实践相关问题,解答声乐专业疑惑,关注了解更多有趣的声乐专业方面的更多内容!!!

“通俗唱法”的教学是当代声乐教学中一个新兴的门类。在我国,这种唱法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台流行歌曲才开始在内地流传。当时我作为一名大 学生,亲历了流行歌曲在年轻人中掀起的热潮。那时,无论是在琴房里,还是在走廊上,都能听到流行歌曲的声音。1986年,在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通俗唱法”首次被正式提出,这种唱法从此成为国家级声乐赛 事的一个分类。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通俗唱法”也被列为单独的比赛项目。二十多年来, “通俗唱法”在我国发展得非常快,流行歌坛上也涌现出了 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歌手。其中的一些歌手甚至走出国门, 参加了国际性的音乐节和各种流行声乐比赛,并在比赛中 收获了各种奖项,赢得了国际乐坛的好评。在实际的声乐教学工作中,"通俗唱法"的教学给我带 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全新体验与动力,使我在实践中深 受启发,并为之继续不懈地努力探索着。


演唱的共性与差异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演唱不仅具有 民族风格、民族个性、现代流行性,同时也能够与国际声乐 的发展趋势接轨呢?我认为首先要在唱法上采用科学性与 技术性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比如我在给通俗歌手上课时, 一般会从演唱方法的共性上加以训练,这是由于“通俗唱 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许多相通之处。"通俗唱 法”同样要建立打开喉咙、深吸气的基本歌唱状态,声音也 要求运用混合声,不能用类似大白声等没有经过训练的声音 演唱。其次,在演唱作品的要求上,不仅要演唱当代流行的 声乐作品,还要用“通俗唱法”及其表演形式去演绎国外的 音乐剧选段和歌剧咏叹调。这几种表面上几乎完全不同的 声乐作品体裁,其实都共享着一个共通的基本发声原理。那么,“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相比又 有什么不同呢?我经常会用声音传送的距离来说明。具体来说就是:歌手在相同的舞台位置上,“美声唱法”能够传100米远,“民族唱法”能够传50米远,而“通俗唱法”就像耳边语一样,让人有说悄悄话的亲近感。“通俗唱法”演唱 歌曲一般必须要借助麦克风的扩音效果,麦克风可以说是通俗歌手的“第二个嗓子”。因此,在声乐训练中就不会要求“通俗唱法”的歌手过多地运用头腔共鸣,混合声、假声也未必要用得很多。相对而言,“美声唱法”就是一种全通道、全共鸣的演唱方式,要求声音能够传得很远。而“民族 唱法”则不仅要用全通道,还要加上一个“水平线”(要抬着笑肌),而且音色也相对要更加明亮和甜美。


混合声的运用

为什么说“通俗唱法”像“耳边语”“悄悄话”呢?这是 因为从听觉上来说,它近似于平时说话的距离,声音拉得很 近。在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上,也都体现了一种追 求松弛与平易近人的时代特点。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通俗唱法”中的混合声是指以 真声为主的混合声演唱方法,它听起来一定要像真声。国内外许多流行歌手其实都是用真声为主的混合声来演唱 的,有的歌手甚至天生就能够运用这种混合声,不需要太多 的训练就可以演唱得十分自如,但大多数人还是需要经过 训练才能获得听起来像真声的混合声。毋庸置疑,凡是完全用真声演唱的人都不会具备持久的歌唱能力。我的学生 白雪是1995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当时要与"美声 唱法”“民族唱法”的学生在一起参加毕业考试,每人唱六 首作品,并且不能使用麦克风。我在台下非常紧张,因为对 于“通俗唱法”的歌手来说,麦克风相当于歌手的“第二个 嗓子”,没有麦克风怎么办?出人意料的是,白雪在台上演 唱的时候,她的音量却一点都不比其他唱法学生的音量小, 而且能够传得很远。这是由于在演唱过程中,她使用的共 鸣腔产生了震动,同时中下共鸣腔衔接得很好。最终,六首 歌曲唱完后获得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通俗歌手教学实例

我觉得“美声”“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具有演唱通俗 歌曲的潜力。要想唱好流行歌曲,首先要能够自如地运用 声音,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乐感,并且能够很好地把握歌 曲风格。曾经有一位流行音乐作曲家提出,现在的通俗歌手要 唱具有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同时必须唱得时尚和前卫,要 能与国际接轨,在技术能力上也要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的 理念为“通俗唱法”的声乐教学描绘了一个大致的图景。以下是我的几位“通俗唱法”学生在声乐课堂上练声 与歌曲演唱的教学实例。

白雪(总政歌舞团演员)

(一)白雪“哼鸣”的练习唱得非常好,“哼鸣”练习就是要求把喉 咙松开,把胸腔共鸣整个一节都"哼”通,让气息彻底地往下叹。这样整个声音是稳定的,喉咙是松弛的。我在教学 中经常提到声音的支点,声音支点就是整个声音的着力点, 即用力的地方。她用的是前中支点和大支点,而不是小支 点,她的气息是放松的,气息跟支点要分离开。气息落到底下去,支点不动,到了高音的时候,咬完字嘴巴就张大,尽量 让口腔里面的空间大一点。她在练声时一直练到很低的音, 气息还是很稳的,喉咙是松开的,用的是混合声。所以她的 整体声音听起来非常松弛,而且能引起共鸣。(二)演唱曲目:《摇篮曲》(东北民歌)在演唱“娘的宝宝”那句时,有些推挤声音,稍微有点 “白”。这一句应打开喉咙保持吸气的状态,声音不要太强, 但要完全吸开了。后面\'\'哼鸣”的部分要按照刚才练声的状态,把胸腔接通,整个声音都挂在共鸣腔里,挂在通道里。总体来说,她的声音的支点很稳定,声音色彩也比较统一。

姚贝娜(第十三届"CCTV青歌赛”获“流行唱 法”金奖)

(一)姚贝娜第一个字的字头要更加夸张,感觉好像要把字头弹出 来,字头不能缩在里面,没有字头声音就容易包住,但咬完字嘴巴就要张开。把气息“抖”开叹到底,支点不动,感觉 往回喊,甚至感觉往脚后跟喊。歌唱支点任何时候都不能 模糊,也不能“躲”。(二)演唱曲目:《当时》(音乐剧《金沙》选段,关山词、 三宝曲)这个选段,我认为她唱得非常好,声音运用得很自如。 高、中、低各个声区的强弱、虚实,包括歌曲风格的处理都非常好。她的声音到了高咅很有冲击力,中低声区又很"抓人”。 在演了《金沙》以后,她的表演和演唱都更加成熟了,并且将 以前课堂上学到的声乐技巧完全用上了。唱歌最主要的效果是通过对比获得的,这样才能把人吸引住。她在这首歌中 对于情感、声音技术、强弱对比和语言感觉的把握都很到位。唯不足的是,到\'\'情难自制"这句高音突然“卡壳”了,说明这里喉咙没有松开,字“咬”死了,所以有一点破音。

曹芙嘉(第十三、十四届“CCTV青歌赛”获“流行 唱法”银奖)

(一)曹芙嘉的胸腔共鸣运用得很好,打开喉咙、嘴巴张大,但还要保持“u”母音,支点要再实一点。气息叹下去,不要过于用力,感觉轻轻一碰就响。她的声音条件是一个女中音,但是她的音域很宽,声音也很低沉,练声时唱到了小字组的升 f。她的中低声区很有磁性,很有感染力。整体歌唱状态很 通畅,支点和气息状态也很稳定。(二) 演唱曲目:《月亮等待》(蓝海词曲)我觉得她的低声区还不够“实”,唱得太“虚”,这样整 体很容易“吊”起来。中低声区“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完 全可以更“实”着唱,否则声带总是漏气,声音的弹性和厚 重感就会不够。整个中低声区,支点可以用得更加清晰,加大真声的比例,这样高音也会更有把握。刚才高声区假声部分非常好,中低声区也可以衔接得更好。中低声区绝对 不能“飘”着唱,支点唱“虚”了,气息也容易“飘”起来;把 支点唱“实”了,气息自然就能够放下来。

阿鲁阿卓(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获“流行唱 法”金奖,2009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流行唱法”金奖)

(一)阿鲁阿卓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首先都要进行“哼鸣”的练习。初 学者“哼鸣”时最容易把喉咙锁住,容易喉咙紧。所以就要 求一定做到松开喉咙"哼鸣”,这对之后开口演唱的状态 有很大帮助。换字练习时喉咙整个状态要保持住,强调字头。她的 声音状态非常好,刚才练声唱到了小字二组的降b,喉咙依 然很开,音色也很好听,气息状态也很不错。她本身是彝族, 所以她也特别喜欢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她在声音的强弱虚实、节奏连断等方面的对比都运用得非常好,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演唱水平。(二)演唱曲目:《雅鲁藏布大峡谷》(何训田词曲)我认为她演唱的这首歌具有国际水平。目前对“民通 唱法”一说还存在争议,甚至有人觉得民族题材的流行歌曲要唱得好就必须区别于“民族唱法” 。她对这首歌各方面的演绎还是非常到位的,高音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低音控制得也非常好。要唱好这种具有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首先要掌握好歌唱的基本功,还要唱得很时尚,要有流行的风格。

李倩(么多多)(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获“流行 唱法”优秀奖

(一)李倩歌唱时支点一点都不能“躲",稍微“躲"一下,声音就会差一点。她刚才练声到了小字二组的b,她还有能力唱得更 高,但是在实际演唱作品中并不需要。她的声音还是以真声 为主的混合声,假声的位置是在真声的基础上用了一些头腔。 所以她整个声音的平衡非常好,共鸣腔体得到了充分体现。(二)演唱曲目:《塞维利亚的老城墙边》(歌剧《卡门》 选段,比才曲)她的演唱在音乐表现力和人物的内心刻画上都很到位。 这首咏叹调是具有相当难度的,音乐对比度很大,歌词也较 为密集,最后高音还翻到了小字二组的b。而她的声音运用自如,没有感觉到她在想方法、用方法,但是声音从高到低却 都是贯穿在方法中的。如果没有非常科学的歌唱技术,她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作品的。因此,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 在演唱高难度作品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情感中去。

结语

在“通俗唱法”的教学工作中,我从未间断过学习和研 究,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根据每位学生的天赋、歌唱经历以及嗓音条件的差异,我会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将努力使他们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尽快地成长为一名符合舞台与观众需要的"通俗”演唱者。


 
 
本文地址:https://qqhuangye.com/zhishi/118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error":400,"message":"over quota","url:"https://qqhuangye.com/zhishi/1188.html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2  |  SiteMaps  |  BaiDuNews
Processed in 0.286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