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时候,旧制度瓦解了,新思想形成了。于是,人们看不惯正歌剧的表演路子,想要改革成新歌剧。 但是,由于当时是阉人歌唱家在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而且正歌剧积垢较深,一时难以彻底清除。于是,就出现了格鲁克格局改革。那么,格鲁克歌剧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激烈争论。改革的主要领导者和贡献者——克利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为大歌剧和浪漫派歌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使歌剧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获得了新生。那么,格鲁克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格鲁克自小就喜欢音乐,便跑去世界各地学习音乐。他首先在意大利学习那波里乐 派的歌剧,然后在法国受到吕利、拉莫的法国歌剧的影响,才充分地理解了正歌剧的不合理之处。当时,他已经意识到意大利歌剧越来越“荒唐乏味”了,充满了“无聊夸张的虚饰”。 于是,他觉得歌剧的表现形式需要彻底地改革,便在1762年,格鲁克写出了一部令人刮目相看的歌剧一一《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并提出了新的口号:歌剧应该优美而简洁。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故事原本是奥尔菲斯的古老传说,是拉尼埃利・达卡扎皮基所创的剧本。 后来,格鲁克为了实现“歌剧应该优美而简洁”这一主张,便将其重新改编了一下,砍掉了所有使歌手得以成名的技巧炫耀,把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和法国歌剧中的合唱、芭蕾结合在了一起。这次的改编还是很成功的,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热烈好评。 这之后,格鲁克又有了进一步创新:一是序曲就有导入剧情的功能;二是管弦乐队也可以表达情感;三是男主角也由阉人歌手换为男高音;四是减少了换景的次数,以使戏剧顺畅进行;五是使合唱成了重要元素。 一开始,没有人认同格鲁克的创新和改革。但格鲁克没有气馁,而是四处奔走,继续推进歌剧改革事业。 此时,一位名叫罗莱的法国外交官兼诗人因为感动于格鲁克的行为,便为格鲁克写了《伊菲姬妮在奥立德》的歌剧脚本,并向法兰西歌剧院推荐了格鲁克。法国皇后玛丽安・安托内特在维也纳时曾跟格鲁克学过声乐。于是,在这位皇后的支持下,《伊菲姬尼在奥利德》成功上演了。 在《伊菲姬尼在奥利德》这剧歌剧中,格鲁克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强化了英雄主义,特别是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协奏曲式的歌剧序曲,因此,一演出就抓住了观众的耳朵和眼球,使他获得了决定性的成功。自此,格鲁克在一夜间成为巴黎家喻户晓的知名人士。 在取得成功以后,格鲁克又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和《阿尔切斯特》译成法语,分别于1774年和1776年在巴黎上演,进一步扩大他的改革战果。1779年,格鲁克得最后一部改革歌剧《伊菲姬妮在陶里德》问世,这部作品没有了爱情主线,反而以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为主,强调了咏叙调的地位和作用,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画上了一个圆满而闪光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