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至今民间还有“好吃不过饺子”的说法。那么,饺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关于饺子的发明,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呢! 相传,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那个时候就常为百姓看病抓药。后来张仲景辞官回乡,在回去的路上,正值冬季,他看到白鹤两岸的乡亲们都衣衫单薄,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于是就在此地搭起医棚,在冬至的时候熬了一大锅“祛寒娇耳汤”为当地百姓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进锅里熬煮,然后将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之后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下肉汤之后果然两耳发热,耳朵上的冻伤开始好转。后来人们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并流传了下来。 所以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流传。